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老铁路通车两周年主题日活动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开园仪式举行 王宁出席并下达发车指令 王予波赛萨纳·西提蓬致辞 刘晓凯等出席

发布时间:2023-12-04 08:54:27 信息来源:云南日报

出境首列“中欧+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入境首列中老铁路老挝进口粮食专列从磨憨站驶出

中老铁路通车两周年主题日活动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开园仪式举行

王宁出席并下达发车指令 王予波赛萨纳·西提蓬致辞 刘晓凯等出席

王宁下达发车指令。黄兴能 陈畅 摄影

12月3日,中老铁路通车两周年主题日活动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开园仪式在昆明举行。

省委书记王宁出席活动并下达发车指令,出境首列“中欧+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入境首列中老铁路老挝进口粮食专列,同时从磨憨站驶出。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致辞,老挝老中合作委员会常务副主席赛萨纳·西提蓬视频致辞,省政协主席刘晓凯出席。

王宁、王予波等领导嘉宾共同参观中老铁路通车两周年成就展和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首批入驻企业特色产品展。黄兴能 陈畅 摄影

王宁、王予波等领导嘉宾共同参观中老铁路通车两周年成就展和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首批入驻企业特色产品展,对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建设运营情况充分肯定。王宁指出,云南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实施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开行“沪滇·澜湄线”、“澜湄蓉渝欧快线”货运班列等,推动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日益凸显。他要求以中老铁路通车两周年为契机,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沪滇合作,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全力做好入驻企业服务保障,扎扎实实把园区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中老铁路沿线各州市要因地制宜谋划实施一批项目,充分利用好发挥好铁路“黄金线路”效应。

王予波在致辞时说,我们将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入推进三年行动计划,持之以恒打造互利共赢的发展路、绿色普惠的幸福路、开放包容的友谊路,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更大贡献。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是沪滇携手、东西协作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的重大项目和引领工程,希望园区瞄准科技前沿、厚植创新沃土,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打造东部产业转移核心承载区和先行示范区。我们将加快构建“昆明、曲靖承接产业转移园区+河口、磨憨、瑞丽3个沿边产业园区+全省若干重点园区”的“2+3+N”产业转移发展格局,推进政策协同、塑造综合优势,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

赛萨纳·西提蓬对老中铁路通车两周年、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开园表示祝贺。他说,老中铁路是老中两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开通两年来,老中铁路运营越来越好,让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梦想变为现实,促进了老中贸易及老挝国际贸易,带动了更多外国投资者到老挝投资兴业,助力老挝旅游业快速发展,为老中经济走廊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将为铁路沿线建设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机遇,相信在老中两国及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老中铁路必将建设成为老中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

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介绍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磨憨—磨丁合作区建设情况。上海临港集团董事长袁国华介绍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及临港集团关于沪滇合作情况。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产业公司与14家入园企业举行签约。黄兴能 陈畅 摄影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产业公司与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入园企业举行签约。昆明市、上海临港集团有关负责人共同为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揭牌,昆明、上海、磨憨三地视频连线,同步启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开园、上海云品入云廊及临港昆明展示中心开馆、磨憨临港首发项目开工。

随后,磨憨站负责人视频报告并提出发车请求。

王宁下达发车指令。黄兴能 陈畅 摄影

王宁下达指令:“发车!”

现场大屏幕上显示磨憨站发车准备情况,出境首列“中欧+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入境首列中老铁路老挝进口粮食专列同时鸣笛、驶出车站。

“中欧+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由俄罗斯莫斯科戈尔内廖站发车,通过中欧班列、经中老铁路,最终到达泰国马达埔站。老挝粮食专列始发站为老挝孟赛,在老挝磨丁站完成编组成列后,最终到达云南蒙自北站。

刘非主持仪式,杨斌宣读上海市人民政府贺信。

邱江、李小三、郭大进、韩梅、孙灿、张荣明,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等国驻昆总领事馆官员出席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有关负责同志,省级有关部门和单位、有关州市负责同志,30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相关活动。

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上海松江科技园、磨憨设分会场。

中老铁路客运列车通过老挝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黄兴能 陈畅 摄影

据悉,截至2023年12月2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420万人次,其中老挝段374万人次;发送货物291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600万吨;累计发送72个国家和地区的9.5万名跨境旅客。(记者 张寅 左超)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