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权管理 > 正文

音集协公开网络直播使用音乐录音制品版权费标准草案

发布时间:2022-07-13 08:01:49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7月8日,在由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以下简称音集协)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版权监管周刊”联合举办的网络直播中使用音乐的版权保护研讨会上,音集协公开了网络直播中使用音乐录音制品的版权费标准草案。

论坛现场。

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副总干事国琨在会上介绍,新修改《著作权法》生效后,音集协与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以下简称中国音数协)于2021年11月联合启动了制定网络直播中使用音乐版权费标准的协商工作。

依据新修改《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及《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音集协在同音乐权利人代表广泛沟通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直播行业的营收情况、不同直播类型对音乐录音制品的依赖程度、使用者的承受能力等,提出了网络直播中使用音乐录音制品版权费标准(草案)。

网络直播中使用音乐录音制品版权费标准(草案):泛娱乐直播(不含K歌)100元/直播间/年;泛娱乐直播(含K歌)300元/直播间/年;电商直播间10000元/直播间/年。

“在广泛征求音乐录音制作者意见过程中,他们普遍认为此标准(草案)单价较低、简单易行,使用者负担很轻。但这需要直播平台配合,即实现直播间全面付费,整个直播行业预估将给音乐权利人带来22亿元的版权收入。”国琨说。

在网络直播行业中,主要分为泛娱乐直播和电商两大直播类型,其中泛娱乐直播又分为秀场直播(K歌)、游戏直播、其他类型直播(生活、才艺展示等),这类直播中主播对于音乐录音制品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此外,在电商直播中,主播们也会时不时地播放背景音乐来营造销售氛围。据统计,2021年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7.03亿人 ,其中仅秀场直播市场规模就达719亿元。然而,在网络直播中使用音乐录音制品已成为常态的情况下,音乐录音制作者并没有从中收到合理的报酬。

在研讨会上,国家版权局原巡视员、著作权法专家许超及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林子英都提出,网络直播属于新修改《著作权法》规定的广播行为。如果直播中使用了录音制品,平台或主播应按照2021年6月1起实施的新修改《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即“将录音制品用于有线或者无线公开传播,或者通过传送声音的技术设备向公众公开播送的,应当向录音制作者支付报酬。”)向录音制作者支付报酬。

湖北中礼和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周家奇律师在会上提出,直播当中既涉及音乐作品的使用,又涉及音乐录音制品的使用,这是两类不同的客体,网络直播平台或主播都应向音乐作品著作权人及录音制作者支付相应的使用报酬。中国音数协唱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鑫作为音乐行业代表表示:“新修改《著作权法》赋予录音制作者广播和表演权,拓宽了音乐录音制作者获取报酬的范围和渠道。网络直播行业在大量使用音乐的情况下已经获取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他们应该向音乐作者、录音制作者分享利益 。”

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兼代理总干事周亚平针对直播行业关心的“集体管理组织的收费资格、使用者与权利人点对点支付是否免责”等焦点问题作了回应。他表示,直播中音乐使用者即使对部分个体权利人支付了对价,也不能就海量的主播使用海量的作品予以免责。同时基于录音制品在传播中与音乐作品的不可拆分性,音乐作品广播权法定许可的使用者主体应该从广播电视机构扩张到所有广播权的义务主体,以避免《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赋予录音制作者的广播获酬权在实践中落空。“直播中使用录音制品应付酬是新修改《著作权法》赋予录音制作者的一个新的权利,覆盖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这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来说既是机遇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们的目标就是推动在网络直播行业建立起完善的音乐版权保护与使用机制,促进新修改《著作权法》落地实施。”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会上获悉,音集协和中国音数协在半年的时间里与直播平台代表进行了三次费率的协商,但平台方对收费标准草案存在很大分歧,目前进展依然迟滞。音集协在推动协商的同时,依据新修改《著作权法》第八条规定,开始寻求通过诉讼立案和仲裁等途径解决费率问题,以求尽快让权利人实现合法权益。“目前已有部分平台主动履行版权责任、认可协商中的费率标准,主动与音集协洽谈并同意预交版权使用保障金,待使用费标准最终确定后即按照标准支付,这无疑是积极的信号。”国琨说。(记者 尹琨)

关闭 打印